眼下,正是銀杏果成熟的季節。關于銀杏果,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,有人說銀杏果可以吃,吃了對身體好;也有人說銀杏果不能吃,吃了會中毒甚至喪命。究竟該聽誰的好呢?今天,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下這個話題。
銀杏果到底能不能吃?
對于銀杏樹,我們都不陌生,它是我國古老的樹種之一。早在4000年前的商周時期,人們已經開始廣泛栽培銀杏樹,因其高大挺拔、壽命極長,稱其為福樹、長壽樹。到了唐宋時期,銀杏樹的栽培達到了鼎盛時期,幾乎到了遍布大江南北的地步,銀杏果更是一躍成為皇家貢品,時常出入御膳房,見于各種宮廷宴會,被贊是“小苦微甜韻高。”
到了明朝,銀杏果的藥用價被發掘,成為了各個中藥鋪里常設的一味中藥,“藥圣”李時珍曰:“入肺經、益脾氣、定喘咳、縮小便。”在治療咳嗽、氣喘等方面,銀杏果都發揮著極重要的作用。
綜上可見,銀杏果是能吃的,而且確實具有醫療保健作用,但是注意嘍,能吃≠亂吃,亂吃銀杏果真的會中毒。
銀杏果可致中毒是怎么回事?
關于因吃銀杏果而中毒的案例,網上一搜一大把,幾乎每年都會發生。
就在今天,《寧波晚報》還報道了一例因吃銀杏果而導致中毒的案例。
看到這里,相信很多人會困惑:不是剛說了銀杏果能吃嘛?怎么現在又說銀杏果吃了會中毒?這不是前后矛盾嗎?
其實,這并不矛盾,“玫瑰都是帶刺的”,銀杏果也一樣的。
要知道,銀杏果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銀杏酸,有很強的致敏性。用手剝果殼時,銀杏酸會侵入手部皮膚,導致皮膚瘙癢、灼熱,引起刺激性皮炎、剝落性皮炎、過敏性皮炎甚至過敏性休克。
除此,銀杏果的果肉中還含有一定的氫氰酸,氫氰酸毒性強,屬于劇毒類,輕則可引起惡心、嘔吐、腹瀉等,重則可導致驚厥、抽搐、昏迷甚至死亡。
銀杏果要怎么吃才不會中毒?
銀杏果能吃但不能亂吃,那應該怎么吃呢?怎么吃才不會中毒呢?這可大有講究了!
首先,吃之前,一定要給銀杏果剝殼。剝果殼時,必須戴手套,以免手部皮膚接觸銀杏酸。其次,銀杏果需加熱后再食用,這樣可以降低毒性。第三,銀杏果不能一次吃太多了,成人一天不超過10顆,孩子和孕婦好一顆都不要吃。
綜上所述,銀杏果能吃,但不可生吃,更不能多吃,切不可把它當成普通堅果那樣隨意的吃、大量的吃。
好啦,關于銀杏果能不能吃的話題,我們暫時就聊到這里了,如果感覺有用的話,就轉給家人朋友吧! |